■路易斯·托特里爾/文 新快報記者 丁芳芳/編譯 A 德維特·耶勒和K·漢密爾頓在美國威斯康星州丕平郡的鄉(xiāng)下有一處房子,這是一處遠離鬧市的桃花源。房子里有燒木頭的壁爐和一堆準備好的木柴。就像很久以前的農(nóng)人小木屋一樣,這棟房子建造時用了大量木料,總面積接近2000平方英尺,周圍沒有鄰居。安逸、悠閑、僻靜。這里原本打算建的是一個類似于農(nóng)場的附屬房屋一樣的建筑,房屋低矮的結(jié)構(gòu)坐落在明尼阿波利斯東南部連綿起伏的農(nóng)田上,仿佛原本就是長在地里的一樣。小屋子長72英尺,一面墻整個是由窗戶和玻璃門組成的,光線可以投射到整個空間。 房屋內(nèi)部,玉米、鼠尾草和紅粘土的顏色設(shè)計與外部的牧草、樹木和泥土的顏色互為補充。屋頂有16英尺高,由厚實的松木與打著300顆鋼螺栓的桁架系支撐。 51歲的漢密爾頓太太是個訓練有素的廚師,她的廚房有六個爐頭。48歲的耶勒先生是個土木工程師及天才木工,他們夫婦倆的櫻桃木床架就是他自己做的,還有很多錯綜復雜的雕刻工藝品和手工藝風格的照明燈具也是他自己做的。夫婦倆和明尼阿波利斯的SALA建筑室一起合作,確保小屋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令人舒適愉快———比方說浴室里的石板沖淋墻和太陽能加熱地板。 沒有麋鹿角,也沒有馬皮袋。新的木屋文化中摒棄了過去那些陳舊的、老朽的、傳統(tǒng)得要發(fā)霉了的一切元素。在全美范圍內(nèi),小木屋都被認為是一種保持生態(tài)平衡但卻不那么時尚的風格。有些木屋把氧化鋼筋混凝土一類的工業(yè)原料和傳統(tǒng)的木材結(jié)合在一起。還有一些則利用再生的或可循環(huán)的材料來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成本。但是除去所有的這些以外,木屋的主人想要的永遠是:一個能逃離現(xiàn)實,隱匿到大自然中的地方。 B “我們過著繁忙不堪,充斥各種現(xiàn)代技術(shù)的生活,人們都想要找一處可以呼吸清新空氣,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地方。”《現(xiàn)代木屋》的作者米歇爾·柯蒂斯說道。“他們想要簡單的、漂亮的、室內(nèi)外一體化的木屋,不需要太多修飾保養(yǎng),也沒有那些繁冗、過分的細節(jié)。” 看看麥克·鄧斯坦和琳達·戈洛布在西雅圖郊外的木屋,你永遠也不會想到他們原本設(shè)想的是一種低調(diào)的阿迪朗達克式風格。“我想要一種森林般的感覺,有很多原木,還有木山墻什么的。”64歲的投資顧問鄧斯坦先生說。之前他們夫婦倆曾經(jīng)在朋友湯姆·蘭切克的木屋里住過一段時間。鄧斯坦和戈洛布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化設(shè)計的木屋可能是最適合他們的。 4年前,他們建了這棟通風良好、超現(xiàn)代的1600平方英尺的木屋。房子安在一處小山坡上,有三面從地板一直延伸到天花板都是窗戶,安的是滑動玻璃門,光照非常好。懸掛式陽臺伸出房子外面,能觀賞到下面的溪流景色和遠處的北喀斯喀特山。“滿眼看到的都是樹木和山林。”鄧斯坦說。他們一有時間就來到木屋,“走進森林,徒步、騎車、滑雪”。房子的維護費用非常少?;炷翗前宸浅@喂?。“我們想要的是那種真的能給我們帶來很輕松生活的房子。”鄧斯坦說。 C 55歲的杰夫·謝爾頓是路厄斯鎮(zhèn)山區(qū)草原風建筑公司的建筑師,父親是林務局的護林員,他的太太、53歲的羅伊斯是個專業(yè)攝影師。他們倆也想要一棟易于保養(yǎng)的木屋———或者說維修費便宜的。謝爾頓先生記得他還是個小男孩時,一心摯愛上世紀30年代林務局的正方形石頭房子,他決心來建一個現(xiàn)代化的新版。他和一個工程隊在蒙大拿中部的朱迪斯山脈建了一棟木屋,使用的材料全部是本地的再生木材。 “我們看到的最大的環(huán)保趨勢之一是利用當?shù)夭牧稀?rdquo;明尼蘇達大學建筑系副教授、《木屋學:私人別墅手冊》的作者戴爾·穆爾菲戈說,“從遠處運材料過來就沒那么環(huán)保了———還要消耗運輸成本及燃料成本。” 謝爾頓512平方英尺的小木屋內(nèi)部用的木材和外部用的紅木護板是附近的一個拆除的火車棧橋木料回收再利用的。外部用的石料來自兩英里外的采石場。“我在當?shù)貓蠹埳系橇藗€廣告,尋求屋頂用的波紋鋼,就有人打電話給我,說他正打算要拆谷倉,我可以去取任何需要的材料。”謝爾頓回憶道。他估計這棟1998年建成的木屋花了他大概5.5萬美元。其中1700美元他用來買了發(fā)電光電系統(tǒng)和供應熱水的水泵。所以他現(xiàn)在的水電費賬單是零。 一個古董木壁爐,一個印第安納櫥柜,餐桌和椅子占據(jù)了一樓的面積。從一艘船舶上拆下來的舷梯通往二樓的開闊空間,一扇巨大的窗、日式蒲團、燒木柴的爐子、書架、一對長軟椅、一臺電視機、一臺錄像機。圓形屋頂上六平方英尺的天窗給了室內(nèi)更多的陽光。 雖然空間小,謝爾頓夫婦還是在11月感恩節(jié)晚宴上請了12位賓客。他們21歲的女兒克萊爾則邀請朋友們郊游野餐,晚上露營。小木屋離他們的家很近———只有17英里,所以謝爾頓夫婦可以經(jīng)常去小木屋度周末。冬天的時候甚至都不用開車開這么遠———“最后半英里我們滑雪過來。”謝爾頓先生說。 D 對于那些想在短時間內(nèi),不需要通過太多努力,付出太多精力就能擁有一間小木屋的人,預制標準式木屋是個越來越流行的選擇。預先照標準尺寸切割好條條框框、大小板塊,用集裝箱運到地基上,就地搭建起來,從整片屋頂?shù)焦战锹萁z一個不落。過去預制屋被人們認為質(zhì)量一般,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得越來越牢固結(jié)實了;而且預制屋行業(yè)也正在人們可負擔的價格范圍內(nèi),開發(fā)使用更多好的設(shè)計,利用更多耐久性的材料。 “木屋的一大趨勢是即用型。”辛辛納提的《安逸木屋》雜志主編唐·巴特勒說。“人們不想去做那么多復雜的事情———找土地、找建筑師、造房子等等。” 格雷格和琳達·克洛斯也屬于這類人。他們家在佛羅里達的Altamonte溫泉附近,夏天十分悶熱,為了尋找一處舒適的度夏場所,2006年,他們在北卡羅來納州西部的山區(qū)買了一塊地,車程九小時。為了尋找一種簡便的建房方法,他們從南卡羅來納坎波貝洛的藍嶺小木屋公司買了一棟預制木屋。40歲的克洛斯先生是奧蘭多一家汽車經(jīng)銷集團的首席財政官,他自己做了木屋的長途運輸工作。除了運輸、準備宅地、雇用安裝隊以外,就沒有什么太多麻煩事了。 克洛斯夫婦買的是一棟1800平方英尺、雙臥室的木屋,包括所有附屬設(shè)施在內(nèi)的價格是12萬美元。房子看起來和傳統(tǒng)的原木屋沒什么兩樣,就是窗戶更大更多,還設(shè)計了環(huán)繞式門廊及教堂式的挑高天花板??寺逅狗驄D選擇的是燒燃氣的壁爐,有精美的石雕爐面把燃燒區(qū)隔開。 E “很是奇妙。”克洛斯太太回憶起兩周前踏進安裝完畢后的小木屋時說。“走進去,看見壁爐就生在那里,吊扇和燈泡也各就各位。”去年夏天,克洛斯太太帶著兩個小女兒在北卡羅來納過了一個月。在其他季節(jié),他們家大概也會去小木屋度假。“山區(qū)音樂,篝火,冬季的雪橇———這就是我們在那里過的日子。”克洛斯太太說。“一走到那里,聞到木頭的味道,我們就感覺假期到了。” 克洛斯夫婦用的是傳統(tǒng)的電力系統(tǒng),最具有生態(tài)意識的新型木屋則是自發(fā)電的。山姆·斯奈德,新澤西州卑爾根縣的整形外科醫(yī)生就有這么個心愿。2003年,他和太太純子在紐約哈德森建了自己的木屋。“我的第一大目標就是要做到零碳排放量,而且我們真的做到了!”他說。他們的1000平方英尺、雪松木屋頂?shù)姆孔铀械哪芎?,包括地熱,都來自于太陽能電池板?0英尺高塔上的風力渦輪機。還有一個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 木屋有完備的衛(wèi)生間、一個封閉式臥室和兩個開放式的可以睡覺的閣樓。一個“小型圖書館”里放滿了各種有關(guān)木屋的書籍,都是夫婦倆在建造木屋期間收集來的。斯奈德夫婦的木屋花了20萬美元,而能源系統(tǒng)則又花了4萬美元———對斯奈德博士來說每一分錢都物有所值。“每次我走出屋子,感覺到微風和煦、陽光燦爛的時候,我都忍不住微笑,因為這些都是我所利用的能源。” 在過去的十年中,木屋文化經(jīng)歷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它們保持不變的就是,它們始終是屋子的主人最私人的隱居之所。“這是我祖母用來曬稻谷的長桌。”K·漢密爾頓坐在威斯康幸州自家屋子里結(jié)實厚重的餐桌旁說。每逢收獲季節(jié),工人們都會圍著這張餐桌吃飯,桌子中間是一塊開裂的櫻桃木板,長度和一根法國長棍差不多,拋光得很有光澤。這是從夫婦倆在這里發(fā)現(xiàn)的第一根原木上截下來的,這是一個記號,提醒著他們在小木屋里生活的每一個奇妙的日子。 幸運的是,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變的。 |